
前不久,结束了人生中第一份工作。回想这几年的工作经历,怀有一种很复杂的情绪。
毕业那年,同大多数毕业生一样我也参加了一场场招聘会,投递了一份份求职简历,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之前单位的校园招聘,从网上投递简历,参加笔试、面试,前后历时近半年最终有幸获得了这次工作机会。
初入职场,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,对于刚毕业的我来说,一切都是未知的,包括工作、与同事之间的相处、与领导之间的沟通等等,这一切的一切让我总是小心翼翼,思前顾后。刚到工作岗位,恰逢部门在做一个大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,其中,有一部分图片资料要转换成文档格式,需要人工校对、录入,整个过程非常耗时。相对于其他忙碌的同事,作为新人的我相对更有时间,领导也是抱着让我尝试一下的心态将此项工作安排给了我,就当给我一次锻炼的机会,对我而言,这更是一次考验。接到工作安排,第一想法是必须完成,只有这样才能够证明自己可以保质保量的做好工作,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。于是,就和所有初入职场的你们一样,为了证明自己,我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加班去完成这项工作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一周之内所有的校对、录入工作按时完成,总计约十五六万字,并且保证了高准确性。这件事让我得到了领导的充分肯定,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一切都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。
随着工作不断的深入,我逐渐适应了当下的工作节奏,对领导的安排也是事事有回应,各项工作保质保量、有条不紊,用领导的话说:把工作交给我很放心!这种被领导认可的感觉让我沉浸其中,以至于不论什么工作,是不是该我负责、是不是能够完成我都照单全收,在他人眼里这是在领导跟前表现出来的绝对自信,而我自己明白这是因为我想要被认可,不敢拒绝,不敢表达自己。我也会吐槽、抱怨这些本不该我做的事,在他人看来我应该为自己的绝对自信买单。
周而复始,我似乎陷入了一个看似良性的恶性循环:领导认为交给我的工作我肯定能做好,而我自己认为领导交给我的工作我应该做好,至少不应该在我这一环节出现问题。
现在回想起来,工作的这几年自己好像一直主动的被“定义”:你就应该这样、你就应该做好、你就应该没问题,从而被动的接受一切,不拒绝、不否定,承受工作的压力。只有经历过,才能发现其中的症结所在,希望自己以后能遵从内心,不要轻易定义自己或者他人,不要轻易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价任何人或事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