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习惯于晚上散步。冬夜,尽管冷得彻骨,但依然会冒着寒冷乐此不疲,今夜却有些特别。
出小区大门,我置身于夜晚的城市中,站在喧嚣和车水马龙的另一端,绽放的霓虹灯,编织了城市里的美,却抹不去心中暗淡的色彩。冬夜的城市在男男女女手上轻摇的酒杯中倾听着人们心灵的最深处。看惯了眼前模模糊糊的色彩,今夜那色彩也让我在心灵深处有了莫名的伤感。
合肥的老城区,城内那么狭窄,城外又那么宽敞。离开喧嚣,驱车来到大蜀山下,山坡下卧着些尚待拆迁的小村庄,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昨晚下的雪。农历二十九的月亮盈盈如少女的羞脸,苗条如少女的柔躯,摇一摇头,把柔发上的水滴化作涓涓真情如银地洒向大地,这便是冬夜月色的美景。
因为这月色,也因为这季节,一层薄薄的霜,如梦地覆盖着,使得物在梦中,人也在梦中,但,这梦绝不沉重。
梦沉默堆积,游走的心灵却在轻轻呼唤,在感情的心与灵的缠绕里,却是感性的祝福,却是天涯的思念。因为懂得而温暖,因为懂得而感激,然而过去之后却是心疼依然。心醉了,心碎了,依然思念。人在梦里,心在现在,固执地承受这一种习惯,日复一日,微笑着忧伤。
缓缓地在大蜀山下枯黄的草坪上行走,仿佛在飘,如乘着船行于水上的乘客,脚下的物在慢慢地移,仿佛在流,正如载着游船的绿水,又如踩着月光的祥云。
心中装着梦幻,带着梦幻在这冬日的夜里漫步,想到昨日的梦、前日的梦,像复习功课一样,于漫步中去重读旧梦。甜美的、苦涩的、酸楚的,会理解得更加深透。在漫步的现实中梦回交往的一幕幕,把心中的遗憾和缺点在梦中填充和完美。在现实中醉梦将来的美好,在梦中撒满鲜花,注满轻风,结满丰润的果实,期盼早日实现自己的憧憬和幸福的来临。把梦留住,让岁月和生命在梦的世界里流转和闪光。
今夜,大蜀山东面高耸的青杨和银杏,却是别有一番情致。俨然似现代少男的果敢而温柔,枝条是他们粗大有力的臂膀,豪揽着半个天空。从天空上,可以看出它们的窘态,从闪闪眨眼的稀星中,能够感觉到它们只是狡猾的温从。但不管怎样,青杨和银杏是更见风采了。灵活而轻轻摆动的,正是他们多情的手指,抚摸着月儿的脸庞,而月儿却似娇羞,一闪便埋入了云中。
大蜀山的冬夜很可爱,好像是把附近的村庄和社区放在一个小摇篮里,让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告诉你,这儿准保暖和。真的,人们在这山的摇篮里,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,有了依靠。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,便不觉地想起,严冬到了春天还会远吗?
今夜山上的矮松越发青黑,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,像给蓝天镶上了一道银边。山坡上有的地方还有层薄薄的积雪,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,一道儿白,一道儿黄,给大蜀山穿上了一件带水纹的衣,昏黄的月光斜射在山腰上,那点薄雪便像害羞的少女,微微露出粉色。
夜,静得出奇,我也若有所感。在茫茫的黑夜里,我闭上眼睛,感受风的语言,聆听鸟的声音,唯有用力去呼吸,静静去思念。忽然发现自己过于追求细节,是那样的愚昧。一种离愁,一种思绪,都清晰地印在思念的脑海中,而你永远是我生命中的亮点。
月儿从云的那头溜了出来,我也从思绪中抬起了头,透过稀疏的树杆望去,是一带黑魆魆的山峦,庄严挺拔,正像精神矍铄的老人,更是一部坎坷的历史——是一股不屈的豪情,为之所染,我颓靡的心神不由一振。
心绪转宁,正好赏月、寄情、幽思——梦游。一缕微风偷偷溜进了心房,轻梦惊醒,懊恼不已。想拾起刚才梦境般的思绪,思念泛滥,无法宣泄。再看只有枯黄的小草,立时在草坪上顿脚跺步。突然想到,梦醒了未尝不是好事,我应该感谢微风,致歉小草。
夜已深了,我在怅惘中抬步往回走,沿着弯弯曲曲的小径,踏着枯草路,一种悠长古典的感觉油然而生。抬头看一看现实中的树木,让我真切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细腻和鬼斧神工。走在山林中,自有吱喳啁啾的小鸟伴随我,与之相对,用心灵交往,仿佛我就会变成小鸟,回归自然,回归天性,回归至真至洁的世界!
2020年12月19日夜
(来自网络)
作者简介
黎晓东,安徽省省直机关干部。长期以来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过大量的散文、报告文学、工作研究等文学作品,并多次获得过各类作品奖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