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文精选网(www.meiwenjx.com),倾力打造互联网精彩美文阅读网站!
我要投稿
当前位置: > 人生感悟 > 青春感悟 > 正文

并不是口是心非,也不是人云亦……

网友推荐的空间 作者:网友推荐 [我的文集]   在会员中心“我的主页”查看我的最新动态   我要投稿
来源:美文精选网 时间:2022-11-29 20:23 阅读:次    作品点评
词不达意是个令人非常痛苦的感受。
 
 
 
我记得几年前我还写过一篇文字,以“宁可被误会,也懒得去解释”这一论点(点击可阅读该文章)为词不达意带来的烦恼做了一番疏解。
 
 
 
其实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。
 
 
 
且不说自己根本就达不到细柳那种真正的智慧,就算有点小聪明,也常常在他人的误解之下悲愤不已、怨天尤人。
 
 
 
为什么会那么想不开呢?之前我一直觉得这事儿挺奇怪的。就,百思不得其解。
 
 
 
先举几个小例子:
 
 
 
1.
 
 
 
有一次我跟一位朋友沟通合作事宜。简单说就是我希望得到对方的支持,所以在交流的过程中,我想尽一切办法展示自己潜在的价值(现在看我可能是太自信了~)。
 
 
 
我先是介绍了自己的美好愿景,以及友好合作可能为对方带来的利益。不过对方明显有自己的立场和习惯,我没有争取到更多的认可和支持。但是我真的非常需要啊——
 
 
 
所以我进一步介绍了自己所处的环境,阐明我的环境与对方环境的差异,试图请求对方理解我的难处。不过这一努力仍未见效,我感到有点挫败,不过仍打算再试一下——
 
 
 
考虑再三我使出了最后的杀手锏:示弱。我想,既然潜在价值无法体现,那就卖惨吧。告诉对方我的一些困难,以及我为此所做的努力,唤起别人的同情,也许有帮助?
 
 
 
结果,当我卖完惨,对方幽幽地说:“我感到自己好像在被情感绑架,我很不舒服哎……”
 
 
 
 
 
 
 
我内心的崩溃,引发了一场严重的创伤反应。
 
 
 
人家只是想卖个惨,换取一点同情嘛,怎么就变成情感绑架了呢?就是说,咱身上根本就没有楚楚可怜、引人同情的气质呗……
 
 
 
想想自己身边,那些根本就不需要说一句话,只要坐在那里让看我一眼,我就内心涌动出一股无穷无尽的泛滥同情心,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奉献给对方。。。
 
 
 
我承认,自己的同情心是有些变态的。为此我也吃过不少苦头了,一次又一次演绎“大冤种”系列。
 
 
 
回到卖惨失败的悲催经历上。我真的是想不明白啊:咱人也不坏呀,为啥就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呢?明明咱也真的在示弱啊,在恳求帮助啊,为啥让人家产生被胁迫的感觉了呢?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呢?是我用词不当?是我语气生硬?
 
 
 
因为这些疑问,我好几天都没有睡好,到处问别人,是不是我表达有问题,是不是我哪里不正常?
 
 
 
最后当然是无解。
 
 
 
其实我应该直接问问那位朋友,在我们交流过程中,那些方面让他感到自己在被胁迫。假如当时我有那样的稳定性,这个疑惑也不会困扰我这么多年。
 
 
 
当然了,如果我有那样的稳定性和觉察力,通常我也根本就不会遇到这样的困扰。
 
 
 
产生阻碍的就是自我怀疑和自我攻击之后带来的冤屈感。这种冤屈感会散发出去,令人举手投足、言里话外都带着“你对我不公平”的信息。
 
 
 
因为这种信息的散发,工作中老有人说我“不爱听领导”。我也是百口莫辩啊,人家真的是个超级乖宝宝的,加班出差无怨无悔、任劳任怨绝不偷懒。
 
 
 
 
 
 
2.
 
 
 
另一次的词不达意带来了更大的创伤后果。
 
 
 
我跟两位小伙伴之间产生了一些分歧。最初,我想表达的是:我很疲惫,我有些力不从心,我需要理解和分担。
 
 
 
最初的那些表达,似乎都被弱弱地忽视了。这个现象特别神奇,后来当我有所觉察的时候,发现它的确像神奇现象那么神奇。
 
 
 
当我说,“我太累了”的时候,大家根本就听不到。因为我说“太累了”跟别人说“太累了”,那种艺术表现效果截然不同。
 
 
 
打个比方:张先生加班一天回家后,通常他头发乱成一团草、脸上泛着油腻,没洗过的眼角有大粒眼屎,衣服皱成抹布,嗓子沙哑,然后他会骂骂咧咧地说,“MD累死老子了!”
 
 
 
然后我就知道,12小时之内不要去打扰他。
 
 
 
可是我加班36小时后回家,我只会有气无力地说一句,“累死了,我睡会儿,没事别叫我。”
 
 
 
然后,半小时后我会被叫醒,因为有人找不到衣服放在哪里了;3小时后我又被叫醒,这次是煤气费被催缴了;5小时后再次被叫醒,做饭找不到勺子了……嗯,每次都是“有事”的。
 
 
 
后来我发现,可能是长久以来的所谓“自律”习惯,让我长期被排斥在示弱群体之外。
 
 
 
有一回单位突然组织徒步运动,大家都猝不及防,累成狗。好多人都在边走边抱怨,还有人汗水流成泥石流一样,有人走成一瘸一拐,有人直接晕倒……
 
 
 
我呢?累到神经几乎错乱,心里不断循环一句歌词: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……
 
 
 
然后身体保持一种机械式的行进状态,为了抵抗疲劳感,还有意识地保持虚灵顶劲。我清晰地听到身后两位大姐议论我:啧啧,你看看人家倒是年轻,走这么久还这么轻快……
 
 
 
这么轻快……这么轻快……这么轻快……
 
 
 
 
 
 
 
总而言之,我就是这种内心已成废墟,外表还挺轻快的伪君子。这得叫身不达意。
 
 
 
说啥“累死了”,大家听完也就笑笑,觉得我在活跃气氛。
 
 
 
等我终于受不了崩溃的时候,人们才会感到错愕——咋了?发生了什么?你这是闹那样?发什么疯?
 
 
 
3.
 
 
 
不管怎么说,终于有一天,自律也无法伪装内在的耗竭。我打算向生活彻底投降了。
 
 
 
那天,我挺悲哀地看着张先生,说,“我觉得我是真的撑不住了,我想去死……”
 
 
 
张先生弯下腰,把脸凑到我眼前,仔细地观察了我半天。然后嬉皮笑脸地说,“你别吓唬我哈,干嘛呀,演电影儿一样……”
 
 
 
晚上我睡不着,黑咕隆咚坐在那里想事情。真的好想有人来关心我一下,问我为啥不去睡觉杵这发呆?
 
 
 
但是。
 
 
 
张先生凌晨两点起来上厕所,经过客厅时被我吓一跳压根儿没看见我,第二天看到我没睡,还开玩笑说,“你这是要成仙啊?”
 
 
 
好吧,我承认我的身体不受灵魂的支配,它总给我唱反调。每一次卖惨都变成搞笑,每一次示弱都变成战争。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显然哪里有个bug。
 
 
 
经过检修(此处省略三万字),我发现这个bug叫做反向形成。
 
 
 
科普:这是一种防御机制,运行于你所察觉不到的潜意识领域。意思是说“我有相反的情感体验和相应的行为”。用于把你自己害怕、恐惧、无力面对的情感体验回避和隔离掉,以使自己感到安全、稳定、有力量。
 
 
 
比如我对无力感特别恐惧,所以我习惯让自己看上去无所畏惧、坚强勇敢。又比如,在成长过程中,示弱会被嘲讽,卖惨会被讥笑,为了避免被嘲讽或者讥笑,我们就会有意识地表现出我很强、我很好、我没问题的状态。
 
 
 
乖小孩多数属于反向形成。有些叛逆小孩其实也是反向形成。多数暴躁妈妈是反向形成。很多暴力爸爸也是反向形成。。。
 
 
 
习惯了伪装,我们就忘记如何展示真实的自己,所以当我们想要真实的时候,别人反而看不到。
 
 
 
当假的太过于逼真,真的反而像是假的。(有些植物也会给人这样的错觉)
 
 
 
真作假时假亦真,假作真时真亦假。真的受够了被误解,主要是受够了真实被当作虚假。
 
 
 
要把卖惨还给卖惨,把示弱还给示弱。将无力还原成无力,将绝望还原成绝望。
 
 
 
不在虚假中死亡,就在真实中重生。
 
 
 
 
 
 
 
文字:原创
    美文精选网